资讯详情

全部分类

产品库

公司库

资讯中心

免费注册

登录

免费发布信息

会员中心

[瑞银观点]美国增长减速令美元强势受限


发布时间:2016-02-28 03:02:44 来源: 搜狐网


  经过数年的精心准备后,美联储在去年12月会议上决定升息25个基点,这是九年来首次加息。市场的初步反应比较平静,似乎早已对此了然于胸。然而,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示增长放缓、整体通胀走低,市场参与者开始思考美联储是否过早加息。对后续升息的预期因而下降,有人甚至认为美国经济有衰退风险,联储的下次行动更可能是降息而非加息。

  我们认为这是危言耸听。近年来美国经济持续回暖,经常被引用的能源行业疲软、强势美元带来挑战、中国经济放缓等因素不大可能把美国经济再次打入衰退深渊。我们认为最可能发生的情形是,美联储将在3月会议上确认不会像去年12月季度预测规划(staff projection)所预示的加息四次,但是极有可能比目前市场预期的加息次数要多。当前市场已完全排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。从目前市场定价来看,我们预期美元在未来数月将重拾升势。

  尽管如此,我们也认为美元走强幅度有限。去年的大部分时间里,我们维持欧元/美元下限1.05以及美元/日元上限127的预测。当时,我们不排除欧元/美元跌至平价或者美元/日元升至130以上的可能性。然而,不要忘记长期公允价值,比如我们测算的购买力平价汇率,基于此我们认为美元强势必然有限。

  这种自然局限似乎阻止了美元兑多数发达国家货币进一步走高。然而,美元兑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升值。这带来两方面的后果:1) 新兴市场的融资成本上升,导致多数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;2) 美国进口成本进一步下降,从而导致美国通胀走低,并使美联储继续升息的必要性下降。总体而言,我们认为美国与欧元区、日本以及新兴市场之间的货币政策分化之势很可能已在去年12月美联储首次加息前夕达到顶峰。

  展望未来,我们认为只有在全球通胀上扬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企稳的情况下,美联储才有信心再次提高利率。然而,在全球通胀企稳的情形之下,市场也可能会把关注焦点放在欧洲央行缩减其债券购买计划、所有采用负利率(一种危险的政策工具)的央行会进一步降低利率的可能性上。有鉴于此,美联储与多数其他央行之间的货币政策分歧不会日益扩大,而是会逐渐趋于同步。

  欧洲央行宽松措施令欧元走软,但未来将回升

  未来数月欧元/美元下跌的原因不是美联储定价更趋合理化,就是欧洲央行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。去年12月,欧洲央行宣布的宽松力度不如其承诺,令市场失望。此后,全球经济表现疲软,原油价格大幅下跌,使得欧洲央行实现其通胀目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。因此我们预期3月会议上该行将祭出新一轮宽松措施,欧元很可能再度贬值,兑美元或将跌至1.08附近。

  然而,考虑到我们对今年内经济与原油价格的预测,欧元区通胀率很有可能在年底升至1%。在此情况下,我们认为市场将更加关注欧洲央行量化宽松(QE)何时终止,从而使欧元汇率升至购买力平价附近。目前我们估计欧元/美元的公允价值为1.26。当欧洲央行缩减QE的议论兴起之时,欧元实际汇率与公允价值之间的缺口很可能会逐渐弥合,我们因此预测到今年底欧元/美元将升至1.16。(作者为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外汇分析师)

  

上一篇: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广东自贸区设立仲裁中心
相关资讯推荐
推荐企业
推荐商情
回到顶部 ↑